《魔童闹海》在春节档期上映,就像一颗重磅炸弹。它的票房突破了20亿,这个成绩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。一部动画片竟然比茅台酒还要赚钱,这引起了大家的疑问:它为何能赚这么多钱?
一 哪吒形象创新的吸引力
哪吒在传统神话中通常是听话的孩子。但如今,魔童哪吒变成了叛逆的朋克少年,这种打破常规的设计非常独特。这种叛逆形象正好击中了Z世代的共鸣。00后观众占了47%,这表明年轻人对此情有独钟。他们喜欢与众不同,崇尚叛逆,魔童哪吒的形象正中下怀。而且,那句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弹幕,有机构估算每个能带来0.3元的票房,这充分说明了年轻人对这个角色的极高认可。
过去的动画角色较为传统和普通,难以触动年轻人的心弦。然而,哪吒的形象却有所不同,他的故事和特质与当代年轻人追求个性的心理产生了共鸣。他的反叛和不羁,正是年轻人所向往的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。
二 全产业链的盈利模式
哪吒这一形象在产业链上的收益显著。仅与螺蛳粉的联名产品就售出了500万包。某证券公司预测,相关衍生品市场三年内将突破50亿。泡泡玛特推出的哪吒盲盒甚至被黄牛炒至299元。这种全产业链的开发蕴藏着巨大的盈利空间。
在市场上,过去动画相关产品并未得到充分开发。而今,哪吒这一IP已遍地开花。从食品到玩具盲盒,应用领域十分广泛。商家们发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,纷纷投入产业链,均有所收获。这种涵盖整个产业链的成功模式,为其他动画IP提供了借鉴。
三 动画对比真人电影的成本收益优势
真人电影的成本与收益相比,动画电影的表现更为出色。比如,某当红小生主演的电影投入了3亿,票房却达到了5亿。再看哪吒这部动画,制作成本仅为1.5亿,票房却高达20亿,回报率达到了13倍,远超其他电影。这一现象明显表明,动画电影在投资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。
投资者普遍认为真人电影风险较高。这主要是因为演员的薪酬高昂,以及拍摄场地等各项成本。相比之下,动画电影则没有这些烦恼。动画电影主要在前期制作上投入较多,但一旦成功,其回报率非常可观。在当前注重效益的投资环境中,动画电影的优势愈发凸显。
四 光线传媒的尴尬
光线传媒的哪吒系列三年间赚了46亿,但股价却始终在8元左右波动。这种情况挺奇怪的。正如网友所调侃,股市的规律真是让人难以捉摸。
光线传媒的现状表明,票房收益并不总是能直接反映在股价上。或许公司内部在管理或战略布局上存在不足。即便作品取得成功并盈利,公司的整体价值在资本市场上并未获得全面认可。
五 政策红利下的动画行业
十四五规划提及2025年动画产业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。政策扶持力度显著增强。例如,追光动画的估值在半年内翻了三倍,幻维数码也开始了IPO进程。就连与之相关的GPU厂商也从中获益。
政策扶持使得资金更倾向于涌入动画领域。过去,动画行业常常面临资金和资源的短缺。然而,如今情况已有所改变。随着行业增长潜力和政策支持的显现,众多力量纷纷加入其中。这一切都表明,动画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,有望持续扩大。
六 动画行业的未来归属
最要紧的是,动画行业最终是让那些多年如一日坚守的动画制作人员受益,还是让那些只图短期利益的投机分子得利?这个问题极为关键。那些坚守岗位的动画制作人员,他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作品的内涵和品质上。而那些投机分子,他们可能只想着快速赚钱,制作出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。
动画产业在成长过程中,若想持续健康发展,必须得到恰当的指导。若见利忘义者制作低劣动画增多,行业恐将走向衰落。同时,动画制作者若缺乏资金,优秀作品的创作也会受限。这构成了一个矛盾。
这哪吒在资本市场引起了不小的波澜,你?你是打算加入动画行业,还是选择继续在白酒和医药领域保持现状?